来源
来源:
当当
老师微信群分享
器
泡茶分为,器,水,茶三要素。要会泡茶,就要懂这三要素。
今天说器。
何为器?
《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就是器。
不是拽文,不是说我高度高。而是希望今天既然开口,就分享一些我对器的理解。
不准备在茶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也不妨看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典出通行本《道德经》。意思是世界运行规律对谁都是一样的,不会对你优待,也不会对你苛待。
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天地为熔炉,天地就是器。
我们在器中,大自然在器中按照世界运行规律自然繁衍。
这就是器,大到世界,小到盖碗,都是器。茶和水在器中按照本身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作用。不因为你买的贵而泡的一定好,不因为茶本身不好而一定泡的不好。
这里就是说。泡茶有规律,器水茶三要素也有规律。
天地为熔炉的大器中,有种种的小器。每一种小器都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陕北窑洞,冬暖夏凉,关中平方斜顶,方便排水。紫砂泡茶,锁温度高,盖碗泡茶,降温较快。高个子盖碗,水流可以上下翻转,也可以缓缓抬升,矮个子盖碗,上下翻转高度受限。
器我研究的一般。今天单独说器,是因为我要加入喝茶环境。
很多人都听过。早晨和晚上泡茶味道不一样,晴天和雨天泡茶味道不一样。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
第一,温度。空调温度最佳温度是设置 26 摄氏度。在 26 度以上,因为热,注意力难以集中。16 度一下,注重茶叶香气的茶叶不好泡,因为,高沸点香气不易挥发。还因为内涵物质结合力增强,容易茶汤浑浊。还有器皿降温快,内涵物质进入茶汤变少。
湿度过高,空气中水蒸气越多,茶的香气不易挥发。
光照对茶汤颜色的观察。光照不同,汤色不同,对于按照汤色出汤的人来说就会有影响
说到器,泡茶的器常见的有玻璃杯,陶瓷大杯,紫砂大杯,盖碗,紫砂壶,陶瓷壶,手拉壶等。
泡茶方便性来说,玻璃杯,陶瓷大杯,紫砂大杯最为方便。盖碗,紫砂壶等最不容易携带,占地方,办公室不适合用。
而泡茶的效果来说,盖碗,紫砂壶等可以茶水分离的茶具是最好的。因为茶水分离。就是茶在水里泡的刚刚好的时候把茶汤倒出来。就像街边一些奶茶店,他会按照配料和水的比例做奶茶,如果配料少了,奶茶寡淡难喝,水的味道重。如果配料过多了,就会凝结,冲不开,配料的化学味就会出来。
盖碗,紫砂。玩的是三个字,刚刚好。
大杯子泡茶,就会让茶一直在水里泡着,茶的内含物质不停析出到水里,从淡到刚好再到浓。要在刚好的时候喝茶,也行,除非不怕烫。
先说我们的烧水壶,市面多数人用的是不锈钢的写着304食品级的不锈钢的烧水壶,讲究一些的就是铁壶,银壶,不讲究的就是饮水机,条件有限的就是暖水瓶。
而他们的区别,很多人并不知道。只是粗浅的知道银壶让水软,铁壶能把水温提升。
道理他们不懂。只是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
刚才说到茶水分离,飘逸杯算一种茶水分离,但是相当不好掌握。比如不好用开水洗杯子,免得降温过快,比如器皿太大,不好掌握茶的投放量,比如有的太高了,上面的水的味道重,下面的茶味重。但是在办公室中,飘逸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烧水壶主要是材质问题。银壶导热性,水的软度,甜度都是最高的,铁壶次之,不锈钢再次之,玻璃再次之。倒着说,玻璃的导热性弱,少硬度高,甜度低,不锈钢次之,铁壶再次之,银壶再次之。
而盖碗,紫砂壶用开水淋或者通过洗茶,有一个作用就是认为增加器的温度。否者第一泡开水倒入器中,器还冰凉凉的就会降低水温,导致茶叶内含物质析出速度变慢和变少。因为水温越高,茶叶内含物质析出速度越快,越多。
现在说说器皿对茶味道的影响,从而选择器皿。
柴烧壶,吸附力强,去杂味,火碳味。
厚紫砂壶密度低,有一定吸附能力,能去陈味,青味。
盖碗适合不能闷的茶,否者新生普,绿茶,新白茶会有闷了的味道。苦涩的茶用降温,柔和泡法。
盖碗因为里外有釉,等于锁住隔绝了盖碗和水。因此茶的味道跑出来是本来的问道。没有修饰。
盖碗,可以通过调节出水口的大小,来控制出汤速度。紫砂壶不可以。所以紫砂壶出水慢,泡茶得调整时间。
高的壶或者盖碗,适合泡高香的茶,比如著名的高香型茶叶,铁观音和凤凰单丛。
矮的壶,盖碗适合泡韵味茶,比如普洱,黑茶,白茶等。
泡茶是有生命的,充满想象力的。我们在此想象一下
如果高注水,水从壶到盖碗的底部,经过空气的路途变长,水温下降。这对泡茶不利。放弃。
如果单点低注水,保留住了水温,水沿着盖碗流下,在盖碗底部汇聚,茶叶在水的浮力下,缓缓抬升。抬升到了最高的地方,或者因为密度太高,一直在底部。这样就会导致要么上面的水味重,下面的茶味重,要么上面的茶味重,下面的水味重。这样的茶汤,谁喝呢?放弃。
那么这个高高的盖碗是不是就没有用了?
想象一下,还是这个高高的盖碗,里面是小小的绿茶,红茶的散茶。散茶密度低。如果你用高注水,这些密度低的绿茶,红茶就会上下翻滚,让盖碗这个世界中的水的上下部分都能与茶发生关系,一片茶叶到了盖碗底部,留下了析出的内含物质,当他随着水流到了盖碗上部,下面到上面一路析出内含物质。这样的茶汤就变得上下内含物质差不多。
这样的话,这个高盖碗适合泡什么茶,是不是就清晰明了了。
为什么茶饼,茶砖不能和绿茶,红茶一样呢?因为密度,茶饼,茶砖无法上下翻飞,只能用水的浮力缓缓抬升。
同理,矮个子盖碗,不是说不适合低密度的茶,只是更加适合密度高的饼茶和砖茶。因为盖碗低,所以茶再怎么上浮,他的内含物质析出来后都能尽可能的照顾到盖碗这个空间每一部分的水,然后结合,幸福的生出好喝的茶汤。
在说紫砂壶,口小小的。自然保温强,保温墙的话,水温一直保持相对高温,刚才说了,高温茶汤的内含物质析出快而且多。就像我高中选择文科一样,文科女生多啊,但是没想到的是,女生多了,丑女也多。同理,茶汤内含物质析出多了,代表苦涩的茶碱类物质,代表涩的茶多酚等也多。所以,口小的壶,保温效果好,不适合泡本身就苦涩的茶。
相对的,口大的壶,相对散热性强,水温下降相对快,适合泡苦涩重的茶。
当然,如果喜欢苦涩的味道,就用小口壶,泡苦涩茶,苦涩加苦涩。
这些不是人为的规定,也已经不是老祖宗的经验,到了现在,甚至老祖宗那会,他们通过细品,都是有科学道理。而不是玄学。说玄学的,只是自己不懂,徒增笑料而已。
配上信誓旦旦,风轻云淡的面容,玄学,玄学。
不好意思。又忍不住开始骂人了
再说说玻璃杯。适合泡绿茶。刚才我不是说了吗?高高的盖碗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吗?
首先,绿茶容易随着水流上下翻滚。
第二,绿茶再玻璃杯重分为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茶与水更充分的结合。
如何结合的?首先要了解,上投法,就是玻璃杯倒满水了,不是全满,要不然茶没处放了。把茶倒入水中。中投法,是玻璃杯中倒入一部分水,然后倒入茶,高兴了你还可以拿起杯子晃一晃,让茶和水更充分结合,然后再加水。下投法,就是茶叶先倒入杯子,然后再倒水。
这里有什么玄学吗?密度呗。密度高的茶,用上投法,把茶倒入杯中。水,茶会现在水的上面,慢慢沉在杯底,这样茶和上中下部位的水就充分结合了。密度低的茶,直接倒入杯子,浇水,茶在底部,慢慢浮起来到杯子上面,这样茶和上中下部位的水就充分结合了。至于不上不下密度的茶咋办,中投法,先倒入一部分水,再倒入茶,让二者亲密接触,再加水再亲密接触,上中下都雨露均沾了。
君子不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一个是器的作用,器皿。一个说的是器内世界,自然遵循物理的,化学的什么的客观规律。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有可能泡出一杯好茶。
任八方口水拍打,唾沫横飞,我自八风不动。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对泡茶尤其是器皿的思考,从而有高度,有深度,有视野的从新审视这杯杯中物,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而不是东墙破,补东墙的技术上的盲听盲信。
今天到此结束,下次有闲余时间,我会和大家分享水。让你认识水。让你再大吃一惊的认识水。下下次再有闲余时间,我会和大家分享泡茶中的茶字,让你目瞪口呆,泡茶是的茶字是这样写的。
各种材质对泡茶的影响
2020年11月12日 更新
思考
我:当哥,我今天早上看笔记,看到这里有个疑问哈。这里的密度是针对同一种茶叶来说的吧,假如把绿茶和普洱饼上拆下来的茶对比就不合适,虽然普洱的密度比绿茶的大,但不适合这种方法泡。
密度高的茶,用上投法,把茶倒入杯中。水,茶会现在水的上面,慢慢沉在杯底,这样茶和上中下部位的水就充分结合了。密度低的茶,直接倒入杯子,浇水,茶在底部,慢慢浮起来到杯子上面,这样茶和上中下部位的水就充分结合了。至于不上不下密度的茶咋办,中投法,先倒入一部分水,再倒入茶,让二者亲密接触,再加水再亲密接触,上中下都雨露均沾了。
嗯,同一种茶
我:而且这里是针对玻璃杯泡茶来说的,放到盖碗上这个说法就不太合适。假如同样的泡绿茶和普洱饼上拆下来的茶,盖碗都是下投法。用上投的话普洱就特别不合适。
这个主要是绿茶。
普洱的话是下投没问题。
普洱有的茶在上面飘着,有的在下面沉着。
除了密度以外,还有的是本身盖碗茶多,上面压的底下的茶上不去。
如果普洱茶在盖碗中很少,你懂我意思不?前提条件比较多。
我:嗯,明白,盖碗的空间是有限的。
另外我想,如果用玻璃杯泡茶,从茶接触水的那刻算起,相同的时间,下投法的应该比上投法的好喝。为什么呢?因为下投法茶接触水就会往上升,然后再往下降,这样升降的话茶和水接触比较充分。上投法的话茶接触水之后就一直往下降了,接触就没有上投那么充分。
是这个意思,但是,有一些绿茶,很难下去,多数时间在上面。
我:翠芽那种对吧,所以这种用下投比较好。
下去的过程比较快,中间其实没啥内容。嗯。
这个就浮上不去,蒲公英。
我:明白了,这种就用上投,谢谢当哥。
嗯嗯,也可以用矮杯子。
最好的学茶方法是两种,第一个就是我这种,体系化建设,第二个就是实践,两者缺一不可!
如何选茶?
绿茶,新白茶,新生普,黄茶适合喝红茶上火的人喝,主要有降火清凉的功能。这类茶不适合肠胃不好的人。
老白茶,老生普,黑茶,红茶包括熟普适合肠胃不好的人。但是上火的人不能喝。
具体说说,绿茶,降火,夏天喝从肚子里冒凉气。
新白茶,参考绿茶。
老白茶煮,哪怕是银针,都能消炎,朋友喉咙发炎,测试过 2011 年银针煮,第二天好很多。
同时白茶延缓皮肤衰老,美容茶。
新生普参考绿茶。
黑茶,包括熟普,去油腻,人上了三十,消化不行了,吃完了大鱼大肉,喝黑茶当场肚子内不油腻。
同时黑茶降三高是真事,但是不减肥,这是因为国家不让宣传保健功效。
乌龙茶我一般,就不说了。
综合说下,每年买茶。
按照时节买点绿茶,过夏天。这个茶不用太多买,因为第二年就不行了。
每年按照时节买点春秋白茶,白茶味淡,适合口味轻的,同时有美容缓解皮肤衰老的可以买白茶。这个茶没保质期,越存越好。
普洱也是春秋两个季节,功用参考绿茶和黑茶。
红茶,主要是喜欢茶香和醇厚的人,每年买点尝尝,有保质期。
黑茶,主要是去油腻,降三高,适合身边家里老人三高的喝,最好是煮,效果好。为了味道好就紫砂壶,盖碗。这个茶没保质期,越存越好。
公道杯
2022年1月14日更新
知道公道杯为什么偏偏叫公道两个字不?
不知道当初起名的人怎么想的,但是从作用来说。
● 第一,公道杯,是茶水分离到时候全部倒出来,免得杯子不够,不能全部倒出来,剩下的水和茶一直泡,会苦。
● 第二,从茶壶挨个给每个茶杯倒茶,每一杯都不同口感,倒入公道杯再倒入茶杯,每一杯口感都一样。
即使用了公道杯看着公道了。还是不能尽善尽美,舍弃了一些东西。
事,不能琢磨,越琢磨越不公道。
人,不能琢磨,越琢磨越半人半鬼。
这就是公道杯看似公道,舍弃了一些东西的意思。